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主办的北京阅读季之“重读抗战家书”系列讲座,分别在国家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成功举办。
中国人民大学由教育部直属,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列入“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学校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被誉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面旗帜”。
在本场讲座中,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家书研究中心主任张丁分别以《民间家书里的抗战》和《故纸里的温情》为题,为读者奉上两场生动的历史公开课。张丁从“什么是民间家书、抗战家书”讲起,分别从“日寇入侵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心灵磨难”、“国共将士共赴国难、浴血疆场的民族精神”、“各阶层人民共同抗敌、共御外辱的民族情怀”三个角度,把民间家书里的抗战史作了生动介绍。
在首都图书馆多功能厅举办的《故纸里的温情——<抗战家书>与民间记忆》讲座中,张丁则从民间记忆的角度,对目前收集到的部分“抗战家书”及其背后的故事进行了讲解。
本场讲座设置了读者“重读抗战家书”朗诵环节。从微信后台和在现场报名的四位读者,分别朗读了张自忠、左权、程雄和韩雅兰等抗战将士、抗大学生的家书。每一封抗战家书,都是历史的永恒见证,在朗诵声里,在场的读者一起触摸先辈的抗战记忆,共同感受民族精神。
据悉,《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一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联合中国人民抗日纪念馆组成编委会,中国人民大学家书研究中心负责编辑,共收录两馆所藏的近百封抗战家书及其背后的故事,配上相关家书图片、人物照片,生动展现了家书内外的家国情怀。
《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被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百种经典图书之一,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后,在社会各界引起较大反响,多家媒体密集关注,广受好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课程培训班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课程培训班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课程培训班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考试后即可获得相关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