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办了“2015(首届)中国国际产能合作论坛”。本次论坛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新华社瞭望智库等联合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企业“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产能过剩产业暨传统优势产业国际梯度转移实践指导研究”课题组具体承办。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拥有经、管、法、文、理五大门类,以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国际经济法)、金融学、工商管理、外语(商务外语)等优势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财经外语类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由教育部、商务部共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此次论坛的召开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关于国际产能合作的会议精神,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加快实施“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引领新国际经济合作竞争优势,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取得更大成效。
论坛围绕产能国际合作展开,设置“国际产能合作路径和模式探讨”主论坛,以及“国际产能合作理论研究内参与创新成果汇演”、“产能合作与‘一带一路’第三方服务机构实践案例”、“‘一带一路’:国家政策与企业实践” 三个分论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办的此次论坛得到了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大力支持,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应邀出席。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外交部、财政部、交通部等主管部门领导,大学和研究机构专家,国有和民营企业负责人,经济学家,金融、法律、会计等机构代表,以及外国驻华使领馆官员出席论坛,就国际产能合作的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产能合作服务机制构建、产能合作项目有效对接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此外,他们还对国际产能合作的有效路径和模式,“一带一路”战略与国际产能合作契机,“一带一路”建设中第三方服务机制建立,国际产业转移中心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等问题给予解答并开展项目信息交流。
论坛着力探究国际产能合作的成功发展模式,寻找国际产能合作中的优秀实践案例,打造国际产能合作机制平台,借此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提升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打开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这必将促使中国与全球经济高度融合,在更高层次上融入世界产业链条,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