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欧盟能源环境项目-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中国-欧盟能源环境项目——‘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技术需求初评”项目的中期评审会在中国人民大学科研楼A806会议室召开。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是该项目的牵头单位,负责总体协调并承担了部分研究工作。会议由课题负责人我院邹骥教授主持。与会人员有项目总体协调人兼研究人员我院许光清副教授,欧盟委员会驻华代表团发展与合作处一等秘书安特凡博士、环保一等秘书季思乐先生、中国—欧盟能源环境项目欧方主任魏思佳博士、中方副主任李艾珍女士、项目专家林威先生和曾磊先生,以及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的姜克隽研究员、中国煤炭信息研究院的黄盛初研究员、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王灿副教授和王克博士、清华大学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朱苓女士。会上专家们就各自负责的重点节能工程的初步发现进行发言与讨论,并对下一步工作做出部署。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京都议定书》(KP)的履约进程中,技术开发和转让始终是一个核心的议题;同时为实现我国“十一五”的节能减排目标,必须提供可靠、可行的技术支持保障,而前提是识别出节能减排效果好、成本低、易于普及推广的技术。目前,在“公约”背景下已经有94个国家开展了技术需求评估活动。
中国将在国际气候变化进程框架内,结合第二次国家履约信息通报,正式开展技术需求评估活动。该研究正是基于以上背景的中国与欧盟政府间合作项目,于2007年10月启动,预计在2008年3月底完成。我院邹骥教授带领的学术团队长期致力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国际技术转让研究,此次召集该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学者为中国与欧盟间的技术合作提供决策支持,以初步开展十大节能工程涉及的关键技术领域初步评估为案例,为在更大范围内开展技术需求评估作初步的方法学和技术信息准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课程培训班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课程培训班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课程培训班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考试后即可获得相关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