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电视新闻》课程是人文与传播学院下设的专业,人文与传播学院已建立博士后流动站3个,分别是: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和世界史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分别是: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8个,分别是: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外国史学史与史学理论、中国古代史、专门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文献学、都市文化学、历史地理等专业,上海师范大学《电视新闻》课程教学大纲如下:
课程简介
电视新闻是电视节目的基本内容之一,在整个电视节目和行业体系中居于核心和骨干地位。本课程旨在开拓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视野,适应媒体竞争环境下的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通过学些,学生可以在叙事类节目之外,广泛适应广播电视、网络和新媒体等对采编人员的需求。
课程目标
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媒体竞争环境下掌握电视新闻的报道原则、采制特点以及各类新闻节目的特质与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理论知识和电视新闻采集制作的实务技能。
修读要求
课程应该广泛观看电视新闻节目,并在家庭和一定社会范围内进行受众调查,特别注意网络新媒体对传统电视节目的影响和冲击,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分析。
学习评价方案
该课程对习惯于叙事节目的学生来说,及熟悉了当下现实生活,为进一步的创作提供社会素材和灵感,也能从形式和观念上提供帮助。学生首先应该跳出知识局限,熟悉新闻类节目的报道传播规律,了解基本的报道方法,特别注意媒体竞争环境下节目的变化和调整动向。课程评价包括课堂提问,课下观摩,社区调查和期末评价等几个环节。最终以书面考核形式综合给出成绩。
课程资源
教材:
《电视新闻:与事件同步》(修订版),叶子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二版
参考书:
1.《十年,从改变电视语态开始》,孙玉胜著,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8月北京第一版
2.《电视新闻节目:理念、形态与实务》,吕正标 王嘉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