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网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陈小明,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目前开设汉语言文学和对外汉语两个本科专业,具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汉语言文字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五个硕士点。一个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博士点。学院所有专业均面向全球招生。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教授陈小明简介如下:
陈小明,男,广西北海合浦人,2000年7月获南开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专业为汉语言文字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词汇学、语法学、方言学、社会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教授,中文学院副院长。
工作经历:1.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教师(1995.8—1997.9);
2.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教师(2000.8—现在);
3.韩国釜山外国语大学中国语学系任教(2006.8—2007.8);
4.参加国家汉办项目,赴德国纽伦堡孔子学院、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
汉诺威孔子学院进行汉语师资培训(2008.3.3—2008.3.18);
5.参加国家汉办项目,对葡萄牙来华汉语师资进行培训 (2008.7.10-7.31);
6.参加北外基地项目,赴韩国外国语大学进行汉语师资培训
(2010.5.5—2010.5.12);
7.参加北外基地项目,应泰国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邀请,赴泰国曼谷进行汉语
师资培训(2011.4.29—2011.5.2);
8.参加北外基地项目,对海外中小学汉语师资进行培训 (2010.7);
9.参加北外基地项目,对韩国外国语大学汉语师资进行培训 (2010.7);
10.参加北外基地项目,对国家公派汉语教师(泰国)进行岗中培训
(2010.10);
11. 应日本NPO法人国际交流教育后援会邀请,赴日参会(2013.7.26-8.1);
12.2010年至今每年均负责对国家汉办选派的海外汉语志愿者进行汉语词汇
方面的培训教学工作;
13.2012年至今每年均担任国家汉办选拔外派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考官工作;
14.国家汉办HSK命题签约教师。
所授课程:a.外国留学生:初级汉语、初级口语、初级听力,中级汉语、中级阅读、
中级报刊,高级汉语、高级口语、高级报刊,语法选修、汉字选修、
唱歌学汉语、广东话入门等。
b.中国本科生、研究生:社会语言学、现代汉语语法、汉语词汇研究、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汉语综合知识基础等。
c.师资培训:汉语口语课教学、汉语阅读课教学、汉语词汇教学、
汉语语法教学、汉语语音教学等。
所获奖励:获北京外国语大学2001年度基础阶段外语教学陈梅洁奖。
获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2009—2010年度教学一等奖。
获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
获北京外国语大学2011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
获北京外国语大学2013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
获北京外国语大学2011年度科研优秀奖。
科研成果:
a.论文
1.《一部既重理论又重材料的语言学新著——评〈词语的意义和结构〉》,《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2.《现代汉语爱称研究》,《语言学论辑》第2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8月。
3.《“一级”高还是“九级”高?——汉语“数+级”表等级的特点和用法》《语文建设》,2000年第5期。
4.《广州话詈称初探》,《第七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0年12 月。
5.《粤方言“量+名”结构的再考察》,《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6.《汉语姓名称呼的类别、功能及其使用情况——兼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称呼教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10月。
7.《量词表量的方式及表量大小与肯定否定的关系》,《汉日语言研究文集》第6辑,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3年10月。
8.《粤方言“咸唪唥”再探》,《第八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9.《粤语量词的表量方式》,《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月。
10.《粤方言量词“只”的虚化》,《刘叔新先生七十华诞纪念文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12月。
11.《对粤方言“形+量”组合的一些认识》,《第九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澳门中国语文学会,2005年12月。
12.《对汉语量词分类及标准的再认识》,《第十一届国际学术实践研讨会资料.语言学与 语言教学分册》,贝加尔国立经济与法律大学出版社,2006年。
13.《方式宾语初探》,《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二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14.《从词汇看广东新丰大席话的归属》,《中国语教育研究》(The Korea Associ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第5期,2007年5月。
15.《“-儿”“-仔”对粤语小称格局的影响》,《第十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16.《形体单位·类别词·个体量词——汉语个体量词性质的再认识》,《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7.《他人配偶称谓研究》,《金秋集——刘叔新先生南开执教五十周年纪念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18.《理据性在汉语词汇中的若干表现——兼谈如何在词汇教学中引入理据性解释》,《人文丛刊》第四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
19.《称“姓”不道“名”——一种逐渐流行开来的称呼形式》,《语文建设》2009年第6期。
20.《“官腔”的功能与文化蕴含》,《人民论坛》,2010年6月。
(节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
换一换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