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邀请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计算机系系主任许东教授作了题为“Protein Structure Prediction and Clustering Using MUFOLD(蛋白质结构预测和聚类的MUFOLD)”的学术报告。报告由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马志强教授主持。
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系、教育技术系、信息管理系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与研究中心;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图书馆学和信息资源管理4个本科专业;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系统结构、网络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计算机)、教育技术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等10个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教育硕士和计算机在职研究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智能信息处理、教育技术学两个学科博士授予点。
许东教授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于1995年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曾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和著名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许东教授的研究领域是计算生物学,在相关领域发表学术论文260多篇,其中包括Nature,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等国际著名期刊。尤其在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取得过突出成就,曾获得国际蛋白质结构预测比赛冠军。获得了美国卫生部、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研究。
许东教授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蛋白质结构的重要性,讲解了蛋白质结构预测方法的重要意义、发展历史以及目前主流预测方法,让同学们了解了蛋白质结构预测的基本流程及方法。随后生动的讲解了密苏里大学研发的MUFOLD系统预测蛋白质结构的具体流程及细节,引出了预测问题中面临的大数据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方案。介绍了如何使用许东教授团队研究的聚类算法处理一般类型的大数据问题。在报告的最后,许东教授与在场的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对我院计算生物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给出了宝贵的建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