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联合举办关联电子物态交流会。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系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卢仲毅教授、我校物理科学学院院长滕冰教授和应用物理系主任钟德高副教授等数十人参加线上会议。会议由我校物理科学学院邹鹏副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于伟强教授主持。
交流会包括学术交流和招生宣传两个部分。首先滕冰、卢仲毅分别介绍了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的基本建设发展状况,然后由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学系在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计算物理和材料物理等学科方向的多名骨干科研人员在拓扑和量子磁性材料的物性研究、二维材料制备、调控和物态研究以及量子多体理论和计算三个不同的科研方向介绍了各自的工作,最后由中国人民大学的王善才教授和赵建芝老师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培养方案和招生计划。
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学系成立于2005年9月,以“小、精、尖”为发展特色,有物理学、材料物理2个本科专业,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拥有教师37人,包括教授22人、副教授11人、讲师4人。其中国家杰青1名、长江特聘教授2名、国家优青7名、青年长江4名、青千1名、青年拔尖1名。研究领域包括凝聚态物理的基础理论研究、物性测量和计算模拟研究、原子分子物理与统计物理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粒子物理与场论研究、新的量子功能材料、高质量单晶样品生长、微纳器件研发等。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近3年承担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及学校各类研究项目50余项,取得多项世界顶级水平研究成果,人均影响因子和论著引用次数均居于全国著名高校物理系前列。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