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华南师大教育学在职研究生教学大纲
华南师大教育学在职研究生课程是为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各专业方向学员共同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员取得教育硕士学位必须学习的学位课程。
华南师大在职研究生课程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将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相结合,开阔学员眼界,拓宽知识基础,端正教育态度,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能力,为培养和造就厚基础、高层次、高水平、应用型的基础教育的骨干师资队伍服务。
开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
(1)探索学校教育的心理规律,为提高教育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供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
(2)提高学员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素养,形成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态度,为今后学习其他课程和教育实践打好基础;
(3)通过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使学员学会用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探讨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心理问题,掌握和发现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使学员具有较高水平的教育科研和教育创新能力。
本大纲在编写时,既考虑了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基本内容、特点和发展趋势,同时又兼顾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结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的独特要求,做到理论性、系统性与应用性、操作性的有机结合;既注意体现中国特色、服务于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的需要,又考虑同国际上公认的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容衔接,增强学科的国际可比性。因此,大纲编写遵循了下述原则:
(1)大纲定位于硕士研究生层次,但与全日制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要求相比,更侧重于应用理论的内容;
(2)结构体系既体现学科稳定的、公认的内容,又反映学科的前沿和最新动态,同时联系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
(3)在内容安排上,充分考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和学员的实际情况,体现出专业特色。
本大纲的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学习心理、德育心理、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心理五部分,共17章。这些内容既反映了教育心理学的传统内容,也包括近期教育心理学领域特别关心的、与基础教育联系紧密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教育社会心理和教师心理等内容。在大纲体系编写上,注重统一要求和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统一,在大纲的各章节提出基本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时数”,各节下列出主要知识点,节末提出建议教学重点解决的问题。同时,为了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促进知识掌握向教学能力转化,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能力,在各章末提出了“研讨专题和教学案例”,供教学时参考。
本在职研究生课程3学分,56学时。大纲各章的“教学时数”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教学时间的要求,详讲基本理论、学习心理、德育心理和教师心理等内容,对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心理的内容,可略讲或让学生自学。
第一篇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 学习心理概述
第四章 学习理论
第五章 学习动机
第六章 知识的掌握
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
第八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培养
第九章 学习策略
第十章 学习的迁移
第十一章 品德及其形成
第十二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三章 美育心理
第十四章 教师心理
第十五章 教学设计
第十六章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第十七章 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和教学交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