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届网络与信息法学学科建设论坛在湘潭大学召开。来自高等院校、法学核心期刊、检察院系统、法院系统、网信部门、公安部门等单位的近百名理论专家和实务工作者,共同为推动网络与信息法学学科高质量发展提供智慧。
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会长姜伟、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郭正怀、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向新林、湖南省法学会副会长高可议、校长廖永安等出席会议,开幕式由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汉华主持。
网络与信息法学于2024年1月被列为法学二级学科,该学科是以调整网络与信息领域社会关系中的法律规范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学科。廖永安表示,国内网络与信息法学学科建设仍处于探索与完善阶段,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聚焦网络与信息法学学科前沿理论和创新实践问题,系统优化网络与信息法学学科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教材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造就更多德法兼修的网信卓越法治人才。
高可议表示,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网络与信息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推动学科深度融合的基础上,要注重融入涉外法治元素,持续促进学术研究繁荣;在发挥学科地方优势的实践中,着力打造特色育人高地,书写网络与信息法学学科建设的崭新篇章。
向新林表示,面对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带来的法律挑战,湖南省检察机关始终将服务网络强国战略作为重要使命,依法加大危害网络安全犯罪的惩治力度,依法保护、规范和促进数字技术、数字产业和数字市场发展,加强检校合作,协同加强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为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和服务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郭正怀指出,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网络与信息技术革命,对司法实务带来的影响愈发深远。近年来,湖南法院积极推动智慧法院建设,提升办案能力,提炼司法审判经验,以网信司法实践推动网络法治保障规则体系的完善;及时响应科技创新和人工智能发展的司法需求,重视网信司法工作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未来,湖南法院将深化与湘潭大学等相关高校的合作,为网信法治人才培养搭建平台。
姜伟强调,当前网络与信息法学学科建设处于探索期的初创阶段,要从理论创新方面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核心命题,在方法创新方面形成学科独具的研究范式,在教学创新方面增强学生适应法律科技的操作能力;要持续推进网络与信息法学学术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要注重融合度,突出“法学+技术”的复合特色,打破传统法学学科边界,强化交叉学科属性,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法治人才培养体系。
围绕推进网络与信息法学学科高质量发展的主题,8位专家先后进行主旨演讲。此外,围绕“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和网络与信息法学学科发展”“网络与信息法学的学科方向与培养方案”“复合型网络与信息法治人才培养与学术共同体建设”“网络与信息法学的教材体系”“课程体系和课堂体系建设”主题,举办了4个分论坛。
湘潭大学依托法学学科优势,在数据要素、人工智能、智慧司法等前沿领域积极布局,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慧司法”项目,增设数据法务硕士方向,开创省内成规模培养网信法治人才的先河;建成智慧司法与数字治理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物联网与信息安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牵头起草《湖南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条例》《湖南省网络法治建设五年行动计划》等法规建议稿,推动多部地方立法落地,形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学科生态,为国家数字法治建设贡献“湘大智慧”。(转自:湘潭大学新闻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