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特色班赴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参观学习,深入了解该院“科技引领、产业协同、应用驱动、生态共融”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模式。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宋海涛热情接待了上外法学院一行。法学院院长张海斌、副院长沈志韬等参加活动。
在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展厅,法学院师生围绕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与行业应用展开沉浸式参观与交流。展厅以总书记关于AI的战略定位为引导,从人工智能的起源、三要素与演进历程等维度,系统呈现AI在交通、医疗、能源、教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与落地成果。在互动体验区,师生们亲自感受了“申花智慧镜”通过摄像头与AI大模型技术,30秒内便可识别血压、心率、血脂等25项健康指标的“非接触式”体检新方式,对智慧医疗的未来应用产生浓厚兴趣。利用计算机视觉的“趣味跑步”项目则让大家在轻松运动中体验AI对人体姿态和动作轨迹的精准识别,感受到技术如何赋能运动健康场景。通过此次参观,师生们对研究院“高端智库、研发转化、产融生态”三大功能平台有了更深入理解,也对AI与法律伦理、数据治理等交叉议题产生了深入思考。
在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报告厅,宋海涛院长应邀为法学院师生作了题为“人工智能之思源致远”的精彩讲座。他分别从AI的起源与发展、AI赋能新时代及探索与实践三个维度介绍了AI的发展历程及赋能新时代的成效与前景,勉励同学们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努力成为堪当大任的新时代青年。
法学院院长张海斌总结发言中感谢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对上外人工智能法学特色班建设的大力支持,希望同学们能珍惜难得学习机会,密切关注人工智能发展的新动态新趋势,及其对法律提出的新挑战,不断夯实人工智能法学素养,努力把自己塑造成“法学+人工智能”复合型卓越法治人才。(转自: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