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召开第一届中国劳动经济学者论坛,参加此次论坛的有来自国内劳动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会者就中国家庭收入状况调查、中国的企业家精神、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等问题展开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作为中国经济学教育与研究的旗舰,这里创造出大批高质量、具有重大影响的优秀科研成果,在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引进与研究外国经济思想和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以及创建中国经济学学科体系、探索改革开放的理论与政策、培养经济学理论和实践人才等方面,始终保持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张宇教授首先致辞,对于会议的学术性予以肯定,希望会议圆满成功。随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赵忠教授致辞,为大家介绍论坛起源。
中国家庭收入项目(CHIP)是中国收入分配领域调查的先驱。该项目主持者、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李实谈到,基于对中国近年来收入分配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从全国范围看,,收入分配差距在逐步减小;第二,逐步缩小的收入差距,其原因在于城市和乡村家庭之间收入差距的缩小;第三,家庭收入构成已发生重要变化;第四, 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下降,而财产性收入和自有住房租金的贡献率上升。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赵忠表示,在一个地域范围内,当地已有企业规模的大小与新企业的诞生密切相关。如果一个地域以大企业为主,那么由于其所需要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都不在当地,反而不利于当地新企业的诞生;相反,如果一个地域以小企业为主,反而有利于新企业的产生和发展,进而对当地劳动力利用产生积极影响。国有企业的规模对私营企业发展在不同行业有不同的作用。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赵耀辉教授着重介绍了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以及此数据衍生调查的生命历史调查。通过对整个生命各个阶段各种经济社会经历的回顾,能够看到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变迁历史。
中国劳动经济学者论坛将实现长期化规范化运行,每季度举办一次,每年举办三次季会和一次大型年会,将成为研究劳动经济学学者共同的舞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课程培训班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课程培训班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课程培训班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考试后即可获得相关证书。
详情>